| 关注我们: 加微博      加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心理趣图摇一摇
心理游戏摇一摇

哭吧,孩子

发布时间:2014-07-25 浏览量:1015

 哭吧,孩子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赛场上,每当终场哨声吹响的那一刻,胜利一方的狂喜总是伴随着失利一方的失落,于是我们会看到有的球员喜极而泣,也会看到有的球员悲伤落泪,甚至放声痛哭。那一刻,你会因为他们如此不加掩饰地释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失利方球员的痛哭而产生鄙视之心吗?

哭,是情绪情感的自然流露

哭泣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从心理学上来说,人的情绪受到了外界的刺激,作用于内心,当这些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生理上就会出现哭泣的表现。因此,可是哭泣只是人类情绪情的自然流露。可是,为什么在许多人眼中,哭泣却成了软弱的象征,或是讨人嫌的行为了呢?尤其是孩子的哭泣,有多少人在列举一个孩子的缺点时会将“爱哭”列入其中?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当孩子哭泣的时候,你会如何去做?你是否在孩子的第一声哭声开始就试图阻止他哭泣?而阻止的方式却各有不同,有的人会不停地对孩子说“不哭,不哭”;有的人会拿糖果、玩具去哄孩子有的人会向孩子许诺“宝宝不哭,妈妈带你去游乐园玩”;当然也有人会恐吓孩子“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或者“外面有坏人专门抓爱哭的小孩”……这种种行为都试图达到一个目的,就是阻止孩子的哭泣,至于孩子哭泣的原因以及他当时的感受,却很少有人尝试去了解。也就是说,我们想要的只是表面的平静。

我们不是关心孩子的感受,我们只是关心自己的感受

为什么我们那么害怕孩子哭泣?是真的出于关心孩子吗?不是的。当孩子哭泣时,与其说我们关心的是孩子的感受,不如说是我们自己的感受。

各位不妨回忆一下,当孩子哭泣时,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是“宝宝这会肯定很委屈、很难过”,还是“又怎么了,我哪里做错了吗”?之所以会有这种感受,是因为我们大脑中有了这样一种惯性思维:你哭,就代表你在谴责我不够好。其实,这是一种相当自恋的表现。自恋给了我们这样的幻觉:我能左右每个人,他人的每个情绪与感受都由我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或者是我有能力做到百分百的妈妈,我不可以让孩子有不好感受的机会。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幻觉,因此当孩子一哭,我们首先是自责,而自责必然引起焦虑,于是就将注意力放在如何降低自己的焦虑上,而忽视去真正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哭泣,如何抚慰

那么当孩子哭泣时,我们该如何做呢?首先,我们做到不自责、不焦虑。其次,静静地陪伴孩子,给孩子一些肢体上接触,例如拥抱他,抚摸他的背或头。这个时候不要试图问他“怎么了,怎么了”,也不要对他讲道理。第三,等孩子心情平静了,你再用平静的语气尝试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刚才看你哭得那么伤心,我心里也很难过。你能告诉妈妈(或爸爸),是什么事让你如何伤心呢?”。假如孩子哭泣的原因你事先就了解,例如考试、比赛失利等原因,那么孩子哭的时候,我们可以边抱着他,边对他说:“我知道你此时肯定很难过,哭吧,孩子,痛痛快快哭出来,妈妈(或爸爸)陪着你。”

孩子哭泣,应避免做什么

首先,避免恐吓。因为这会让孩子害怕哭泣,并且还会认为哭泣是羞耻的事。于是就会慢慢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一个人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会对他的身心健康以及个性都会产生相当不良的影响。

其次,避免物质安慰。有的家长会在孩子哭泣的时候给他食物或玩具,或者向孩子承诺答应他一个原本已拒绝的要求。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将食物或玩具与情感安慰联系起来,长大之后遇到挫折就习惯性地从食物或其他物质上寻找情感安慰,一些成年人心情不好就暴食暴饮或疯狂购物很多早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再次,避免“贿赂”。也有的家长,为了阻止孩子哭,会向孩子承诺满足他一个原本已经拒绝了的要求,或者是一个原本不可能答应的要求。这样一来,孩子发现他能够从哭泣中获利,那么他很可能养成将哭泣当手段的习惯,以此来控制父母。

文:枫露茶



网友评论:共有加载中...条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