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我们: 加微博      加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心理趣图摇一摇
心理游戏摇一摇

少年,你为何如此暴力?

发布时间:2014-07-23 浏览量:995

少年,你为何如此暴力? 

【新华网:被11个孩子打死的孩

 2014年6月28日下午,河北蔚县柏树乡永宁寨村的广场上,8岁的晓辉遭到11位孩子的轮番殴打,最后,昏迷的晓逃被丢弃在路边杂草丛中,而晓辉从此就没有再醒过来。这群“残忍”的“凶手”,都未满14岁。

光明网:13岁少女被同学逼迫陪唱遭拘禁殴打 】

2014年7月8日下午,安徽界首市一名13岁少女遭到3名女同学非法拘禁,逼迫她到KTV做“陪唱公主”。由于少女不愿穿三名女孩买来的暴露服装,被关进宾馆遭拳打脚踢和掌掴,少女遍体鳞伤。……

【相关事件报道】

2014年5月25日,一条名为“实拍3男子轮流殴打一少年”的视频在网上疯传。经过警方连夜工作,3位嫌疑人均被逮捕,而他们均未满18岁。

…………

近几年,青少年暴力事件频频见诸报端,深深刺痛我们每一根神经。在我们为这些少年深感痛惜的时候,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少年,你们为什么变得如此暴力?

【心辰网解读】:

父母监管不力、环境影响只是表面原因

当我们尝试对这类事件进行解读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得出“父母监管不力”、“社会环境(如电视、网络)的影响”之类的结论,但这些只是表面原因,或者说是次要原因。在这类事件背后还有着更深层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无意识的“暴力教育”才是根源

当我们寻找这类事件的起因时,无一例外地发现都是由小事引起,或一次口角,或一次拒绝,或一次并无恶意的告状……而这样的事却能够引起一个人那样的愤怒,愤怒到可以对另一个人施以危及生命的伤害吗?

与其说是被害者引起了施害者的愤怒,不如说是被害者唤起了施害者潜意识深处被严重压抑的愤怒。这种愤怒的源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暴力教育”。所谓的“暴力教育”并非指打或骂等显性的暴力,而是指一种忽视孩子感受、情感,不尊重孩子意愿、人格的粗暴教育,而这种教育方式是我们文化中习以为常的对待、教育孩子的一些做法,因此具有隐蔽性,又因其隐蔽而更具伤害性。那么有哪些呢?

1、不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当孩子不小心摔倒,痛得哇哇大哭时,我们会安慰孩子“不疼,不疼,宝宝不哭”;当孩子因为我们的一个严厉眼神或大声斥责而哭时,我们会恐吓孩子“不许哭”;当孩子高高兴兴拿着某样他视为珍宝的东西到我们面前显摆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说“这有什么”,或者会厌烦地说“走开,走开,不要在这里碍手碍脚”……

而所有这些我们不以为意的言行起到的共同效果就是:第一,孩子真实的感受受到了歪曲,因为他觉得疼,而大人告诉他是“不疼的”,他觉得高兴的事在大人眼中却是那么不值一提,他们会开始怀疑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且不再相信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就慢慢钝化了对自己感受的察觉能力。

第二,孩子正常表达感受与情绪的途径被阻塞。既然无论表达悲伤还是喜悦,在大人这里都不受到鼓励,并且还会受到打击,那么孩子就慢慢学会压抑自己的各种情绪,但是我们情绪不会因压抑而消失,它只会慢慢累积。一旦有什么事件唤起了那些被压抑的情绪,它就会爆发,表现出与事件本身完全不对等的情绪力度。例如那些因一件小事引起的少年暴力事件。此外,由于孩子正常的情绪表达不被鼓励,那么孩子也不可能学会情绪理解与管理能力。当他感受到某种情绪的时候,他无法很好地识别它、理解它,因此就不可能很好地管理它。那些暴力的少年何尝不是情绪的奴隶呢?

2、不被尊重的人格

在我们传统文化中重视的是家长的权威性,把孩子看作是家族延续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而并不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加以尊重。作为家长的我们,习惯性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与设计成长。当孩子的意愿与我们的意愿冲突时,孩子必须要听我们的;当孩子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与我们不一致时,我们会立即“纠正”他,还是要听我们的,而这样做的原因,仅仅因为我们是家长,是大人,而他是孩子。通过类似的事例,孩子会慢慢得出他的结论:我的意愿与意见之所以不被尊重,仅仅因为我是孩子,我处于弱势一方。那么孩子从中学到的什么?他不可能学会如何平等对待他人,不可能学会尊重他人,而是学会以强胜弱、恃强凌弱。而那些少年暴力事件,哪一起不是恃强凌弱的例子呢?

 

结语:我们常说“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现实却是许多父母不懂如何爱孩子。爱既是一种天性,也是一种后天需要学习的方法。如果你真爱你的孩子,那么就请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不是看管他,而是陪着他玩,陪着聊,去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回应他的喜怒哀乐,让他从你的陪伴与回应中,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一个从小就被种下爱的种子的孩子,长大之后又怎么会开出暴虐之花呢?(心辰网)

 

 



网友评论:共有加载中...条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