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我们: 加微博      加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心理趣图摇一摇
心理游戏摇一摇

杨凤池:如何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二)

发布时间:2014-07-02 浏览量:1477

杨凤池:如何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二) 

学习初期的孩子

孩子要上学了,父母感情上要放松,要孩子离开父母,保持一段距离但保持情感上的亲切,心理距离如何拉开、情感上如何拉近?生活上的照顾要减少,要经常和孩子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感情,很多家长说没有办法和孩子交流,家长和孩子感情破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家长替孩子做了很多生活料理的事情,这些是孩子都能做的,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独立解决生活困难,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生活要求不高,但对学习要求特别高,要按时完成作业要取得好成绩,孩子觉得家长是矛盾的觉得家长很怪,孩子的感情受到伤害,和家长的感情就疏远了。我在《心理访谈》做过这样一个案子,一个中学女孩和母亲特别对立,小学有一次考试成绩妈妈要求九十分以上,但她考了八十分,妈妈让她在街上跪着,孩子和妈妈的感情被破坏。

和异性父母交往学习长大后和异性交往的方式。现在有些孩子和一个家长特近一个家长特远,就像刚才我所讲的一米八多的孩子和妈妈在一个床上睡觉,这个儿子和妈妈距离太近和爸爸距离太远,和妈妈距离太近会学习妈妈,容易陷入某种心理误区,长大后男人的行为、特征就少,恋爱时会找一个像妈妈的人,这样感情就错位了,婚姻就会出现不幸。这样的孩子在精神世界里想找个母亲,结婚后会要求这个女人像妈妈那样照顾自己,自己什么也不干。

《心理访谈》有一对夫妻,两个人老打架,女同志说嫁给这个男的太委屈太累太辛苦,他也不心疼不理解,男人什么家务都不做,女人全方位的照顾,男人还不满意。主持人问男人对太太什么地方不满意,他说太太挣钱少,主持人问他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太太,他说应该找一个这样的女人:在家里特能干家务,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外面特别能赚钱。主持人问那他做什么,他说他不干什么。依赖母亲的男人最可怕,你不照顾全了,他觉得你不是好媳妇,他希望你像对儿子一样照顾他,说你不是好媳妇实际是说你不是一个好母亲。等你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去做到母亲的状态后,男人又失落了,他发现他没媳妇了,他没结婚的时候他妈妈就这么做的他那时没有妻子,等到妻子都做到像母亲一样时他会觉得自己又没有妻子了,于是开始在外面找了。在家里需要人像母亲一样伺候他,在外面又找个情人。一个一米八的小伙子和妈妈在一个床上睡觉,如果各位有这样的情况听完讲座后赶紧分床吧,不然的话毁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孩子,心理会被扭曲了。要培养孩子和同性父母和异性父母同距离接近,不要和一方特近和一方特远。

鼓励孩子积累社会经验,鼓励孩子多和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交往,鼓励孩子换位思考,反复提醒孩子你说小红不好,小红说小丽不好,问孩子“你觉得谁好谁不好,如果你是小红或者你是小丽会怎么样?”换位思考会让人产生理性的认识,积累人际交往的经验。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我在很多地方做亲子关系的讲座,很多人问我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有什么方法才能让孩子爱学习。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特别,别人的孩子天生都爱学习自己的孩子天生不爱学习。家长说孩子从小就不爱学习,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孩子爱玩游戏,爱玩游戏没有关系,他生下来就会玩游戏吗?他从不会玩到会玩是通过学习、钻研,很多家长说如果孩子把玩游戏的心放在学习上来就好了,那么研究他为什么对游戏有那么大的热情,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有乐趣,得了一千分会说“好”,得了一万分会说“非常好”,得了两万分会说“太棒了”,得了五万分会出个姑娘拿束鲜花说“我爱你”,总是在强化你进一步玩下去。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过去看了看,看了之后说什么了?“瞧你,写作业怎么扭着身子?”“你看你的字写得像蚯蚓似的,能不能写直点?”这都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

我儿子写字,我说“你和谁学的呀?怎么写得这么好看?”孩子就会越写越好看,待一会儿过去看孩子写得整齐多了。让孩子觉得他能把事情做好,维持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当孩子有不会做的作业题问你时你该怎么办?当孩子向你报告成绩不太理想时你怎么反应?如果孩子问你作业题,总的指导原则是不告诉,千万不要说“这你都不会”,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我儿子上小学时问我问题,我说我也不会,我有事情我先忙让他先想我告诉他我也会想,他想了半天也不会,我说不会就算了只能不完成了,老师都教了你不会是你的问题,他说问了好几个同学都不会,我说那么是老师的事情他没有教明白。孩子说不完成行吗,我说不完成不行但不会做怎么办呀,他说要不再想想,过了一会儿说“我真伟大”,我跑过去问他怎么伟大,他说看上去很难但做起来不难,终于想出来了,其实他做的是错的。

我又开导他,他终于发现自己写的是错的。要支持孩子自我探索的过程,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给他表扬和鼓励,让他感觉我能干好这件事,他就有兴趣了。有的孩子说“没考好,考了95分”,家长告诉他下次努力认真比95分多就有进步,考100分就不会再有进步了。很多家长不这么说,很多家长知道孩子考了99分会说“那1分怎么丢的?”。家长往往会说少了一个小数点,如果发射火箭会出多大问题。那么发射火箭时小数点少了一位就发射了吗?家长会说不是要经过很多人检查的。不要给孩子过于完美的思维,让孩子对学习望而却步。

青春期的问题

小孩从十一、二岁开始到十七岁,身体上越来越接近成熟,内心也向成人过渡靠拢,第二特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一个人的青春期里最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他们想迅速独立,想像一个成人一样独立的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没有办法摆脱依赖,没有独立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处于矛盾、冲突的状态。我们要了解青春期学生内心冲突、矛盾的状态大致是:独立和依赖、理想和现实、自负和自卑、沟通和封闭。青春期的孩子关注自我形象,很多想法互相矛盾、对立的,如果孩子学习出现困难差不多也是从初二开始,自我意识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困惑都出来了,又要独立又不能摆脱依赖,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主但还要听爸爸妈妈怎么说,自己想半天还是想不好。

我的孩子上初中的时候,我的每一句话他都不同意,他往相反的方向想,但他做事暗中还是合着我们的想法。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青春期的孩子想得特别好,对自己的生活对外部世界有美好的想象空间,但当他进入青春期后有个深刻的思考,人生、社会、自己,发现很多不如意不完美阴暗的一面,对理想能不能实现,现实能不能接受,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异。自负和自卑的矛盾,当他遇到困境的时候,受到一些表扬会自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遇到一些挫折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能。有时候自负和自卑会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不协调是一种现象,其中自卑是主要的,觉得自己很渺小力量不够,自负是对自卑的一种补偿。沟通和封闭的矛盾,沟通欲望特别强,对生活的感受希望和别人交流,但同时又想封闭,和自己没有共同语言的人不想沟通,年龄差距大的人也不想沟通,最愿意和同龄人打交道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有一个小孩愿意和挺大的孩子一起玩,年纪大的人人愿意和小孩玩,可以折射出一些心理问题。一个青春期的小孩愿意和成年人在一起,有可能折射出孩子不知道是缺乏父爱还是缺乏母爱,有可能是双方都缺有可能是缺一样,会和与父母年龄相仿的人交往。按照年龄特点,一般人愿意和同龄的人交往特别是青春期的少年,不愿意和家长多说话是普遍现象。

北京少年宫一些家长做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有一些时间让大家和我交流、互动,有一个家长说女儿每天不高兴,问她什么都不好好回答,说的话都透着烦感,女儿小时候天天缠着她,没想到现在和她说什么她都不和自己交流,她宁可泡方便面也不愿意和爸爸妈妈出去吃饭。孩子句句反驳、全听都得注意,青春期的孩子说一句反驳一句不太好,有可能爸爸妈妈说得是对的,句句都反驳你就不知道怎么做了,说一句听一句可能隐藏其他问题,只有家长说得对就听说得不对不听但不和爸爸妈妈吵架是对的,家长说什么都听不管对错也是不对的。五年前我接待山西一个三十一岁的患者,他为自己的恋爱婚姻问题发愁找我咨询,吃饭的时候让我带他一起去,他说不知道吃什么合适,我让一个研究生带他去。研究生说食堂窗口特别多,他到哪里那个人就跟到哪里,因为那个人不知道该买什么不知道爱吃什么,看研究生买什么他就买什么。做了三天咨询之后我们有个心理游戏类的活动,到郊区的山里,他说得问问他妈妈是否同意去山里。他问我怎么样才能迷惑姑娘的心,我说我现在要回答你的问题我就成为你妈妈了,什么问题都问他妈妈,什么样的姑娘会喜欢他呀。

小孩在青春期的时候,不太爱理家长、反驳家长的意见,是这个阶段独立的表现,和不同年龄的人封闭,愿意和知心朋友交流,和家长之间有代沟,青春期的青少年每天都处于焦虑不安或者是担忧的状态,让家长觉是孩子不好接近和自己的感情疏远了,但家长应当能够坦然面对孩子青春期出现的情况,在青春期到来的时候孩子要展现自己的想法,内心有一些混乱,和家长沟通减少是好现象,理性的家长不要打扰孩子的这个过程,沟通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的,告诉孩子“你要”一点作用都没有,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自己的问题。青春期的自我意识,面对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在上学,面临要把学习搞好的重要任务,外部的交往有一些困难的时候,原有的心理素质中的问题心理健康基础性的东西在青春期暴发出来,婴儿期爱的缺乏、幼儿期游戏的缺乏,会出现很多家长很难接受的问题,比如追星、离家出走、厌学。

去年十月《心理访谈》搞了一个戒除网瘾的栏目,找了一些上网成瘾的少年在一个基地进行急训,做了七期节目把培养的过程做成心理访谈特别节目播出,上网成瘾的孩子面相干瘦脸色蜡黄,听着讲课手不自觉的就处在打键盘的状态,手部和前臂的肌肉是麻痹的。从观察和研究发现,这些孩子一般和父母的情感交流非常少,对父母的感情特别冷漠,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对网络游戏非常着迷,对生活有很多幻想,很不切合实际,有一些是家庭存在的问题。家庭条件好的娇惯特别多,孩子容易上网成瘾,让他别渴着别饿着,有什么事都替他解决这种孩子不爱学习,家长训斥孩子苦闷就会上网,一玩游戏就好了。有一个案例,有一个娇惯的孩子口袋里总有花不完的零用钱,不爱学习,不玩游戏也不愿意睡觉,后来开始留恋网吧。这样的孩子上学的动力不强,每天都那么舒服,学习是一个克服困难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学习的乐趣在于拿出意志力克服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学习的乐趣,娇惯的孩子克服困难的力量不足,没有这种力量,网络游戏对他们具有吸引力,步步带着奖赏和强化带着快乐,只需要通过快乐的奖赏就能维持,学习需要通过克服困难维持学习的动力。家长培养方式需要是理性的,让他平时要承担一些责任要克服一些困难,要给一些拒绝,孩子的要求不能全部满足,才有承受力有毅力克服困难,很多孩子上网成瘾是家庭娇惯造成的。我们原来指成瘾往往指使用药品成瘾,网络成瘾导致孩子心理、社会功能的损害,心理方面比如说和家人的情感、交往、认知,社会方面表现为学生不能上学、工作人员不能正常上班。我们在网络成瘾训练营基地看到大多数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网络成瘾都是家庭和孩子之间亲子关系不和谐或家长之间不和谐,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只是在催促孩子学习,形成孩子对家长依赖性强,孩子受措后得不到理解只能到网络里寻求关爱,不良的家庭关系驱使孩子网络成瘾。不合理的家庭责任和家庭氛围会对孩子形成影响,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由老人带大,隔辈老人看孩子会有一种心理,多满足孩子的要求别让孩子受委屈,孩子和父母分离感觉自己被抛弃。有的家庭中缺少学习的气氛和人际交往的氛围,孩子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会逃学或沉迷网络。

从心理分析的原因,第一项是给网络成瘾行为一个借口,后面两项主要是针对家庭,有很多条新闻都会说网瘾是家长的问题,青少年少年儿童网络成瘾,很多家长都很委屈说很严厉花了很多钱教育孩子,为何将责任归结到家长身上。我们并没有人为的把问题归结到家长身上,当孩子到了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孩子是没有毛病的,是在我们的培养教育之下成长的,一个人要做父母,做好的负责的父母,要把孩子教育好,不仅是对孩子的爱,家庭气氛也要好,孩子没有成年,如何让孩子承担教育失败的责任?十八岁以上我们才更多倾向于做孩子的工作,责任方面应当由孩子更多的承担,不能把自己的责任推到家庭上。十八岁以下的孩子主要是家长教育的问题,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有个家长说以前对孩子特别简单粗暴,后来发现一本书叫《赏识教育》,所以老表扬孩子,但是效果也不好。简单的批评和表扬是一样的,问题就是简单,赏识是真正的欣赏和认识到他的优点加以表扬,如果一个人长得口歪眼斜,夸他长得漂亮不是事实,表扬的是真正的优点,是你发自内心认为该表扬的地方,不是处处赏识。营造和谐振家庭氛围。正确处理学习、上网和休息的关系,合理分配三者。孩子上网不超过两个小时,我们不要强迫孩子关闭电脑,很多生活、学习、活动在网上也可以进行。你要想想现在对孩子采取的措施是对孩子教育的需要还是你要释放不良情绪的需要,如果是教育孩子的必要,对孩子有帮助可以做,如果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不做。《心理访谈》做过一期节目,一个妈妈和女儿感情不好,女儿甚至想杀了妈妈,因为妈妈让女儿在街上跪着。女儿有一件毛衣非常喜欢总是穿着,妈妈让她穿校服,妈妈用剪子把毛衣剪成碎条。我问妈妈为何要这么做,妈妈说什么都没想,她气死了就是要剪,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妈妈给剪烂,情感如何维系?我喜欢的你给剪烂,你让我做的事我就不做。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追星,从发型穿衣都像偶像看齐。追星也出了很多事情,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港台歌星来开演唱会,很多少男少女说话声音非常急促,有一个小女孩捂着胸口说“激动死了,心脏要跳出来了”。很多人截出租车但不知道去哪,说歌星出来去哪儿就去哪儿追,一个个说话声音都颤抖。青春期的孩子追星,家长不要太紧张,这是青春期的孩子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社会上明星应该多样化,不能只是影、视、歌、体育,劳动模范、企业家都应当是明星,让少男少女模仿和学习。青少年在混乱时期,需要有个榜样去效仿。喜欢学术明星的追易中天、于丹,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不是坏事。我们的社会不是明星太多而是明星太少太单一,要给青少年更好的榜样。追星不要到迷失自我的程度,丧失了自我,希望我和明星无限贴近就可以了,追星的问题要避免病态,要极大的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青少年充满梦幻,寄托着青少年的理想,追星是正常的。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交流好感情,正确的交流产生好的效应。理性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青春期以前的小孩可以直接说,青春期后可以诱导引导启发,最好是举例给孩子讲解。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杨凤池 网络


网友评论:共有加载中...条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