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我们: 加微博      加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心理趣图摇一摇
心理游戏摇一摇

大孩子了,还不分床,其实是依赖

发布时间:2014-02-20 浏览量:1186

大孩子了,还不分床,其实是依赖 

孩子长大了,却不肯跟爸爸妈妈分床,爸爸妈妈也为此头疼。

可是,深入了解,可以发现,孩子不止不肯与爸爸妈妈分床,吃饭还要喂,许多同龄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基本上全都是爸爸妈妈代劳的。建议让孩子做几件事情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着急的说,不行的,孩子做不好的,还是我们来帮孩子做吧。而实际上,确实爸爸妈妈什么都替孩子做了。

再与孩子交流,建议孩子做一件事情,这时候,孩子说,自己做不好的,一定要爸爸妈妈帮自己做菜可以。

经过相互的沟通,发现,长期以来,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导致了孩子的过分依赖,致使心理年龄大大低于实际年龄。所谓心理年龄是标志着一个人心理的成长程度。

人的一生共经历8个生命时期,即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各个时期,对应着各个时期不同的生理特点。但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对应会因为遗传、生存环境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完全的一致性。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异,有提前的有滞后的。对应关系被打破,就是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不一致。

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的现象,俗称“长不大”。为什么会长不大?俗话说“抱着的孩子长不大”,所以长不大的根本原因就是家长的溺爱。是家长的溺爱导致了孩子长不大。

而在案例中孩子不肯与家长分床谁,是一种“情感依赖”的表现,是指一个人情感掌控的主动性、独立性缺乏。这种人把自己的情绪、心情好坏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而不会自我调节情绪,总是渴望别人对自己有好的情感,如果别人对自己非常友好关怀,心情就会愉快,反之,就会沮丧到极点。

独立性,是孩子是否长大的一个重要标志。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独立性”培养的大敌。孩子小的时候,让孩子独立地自己吃饭、让孩子独立去商店买东西、让孩子独立地准备书包,自己独立地去上学……这些都是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现在孩子身体长大了,心理还没有长大,就需要家长朋友用适合相应心理年龄的方式来引导孩子的心理也逐渐长大成熟起来。

比如,先交给孩子一些比较简单的任务,鼓励孩子自己做,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孩子做出指导而不是代替孩子去做。相信孩子自己完成几件事情之后,对自己的自信心会增强,之后面对新的困难会更有去尝试的信心而不是先想到让爸爸妈妈来代替自己解决了。

 


网友评论:共有加载中...条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