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我们: 加微博      加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心理趣图摇一摇
心理游戏摇一摇

他不是真的有网瘾

发布时间:2014-09-16 浏览量:2423

他不是真的有网瘾 

“在这个问题背后,我看到了他的成长,他在思考学习究竟是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是为别人而做的事情。他上网,不好好学习也许只是一个行动化的表现,他在用行动告诉父母,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事情有自己的判断。”

初诊接待

“这是咱们学校的张老师,你和她谈谈吧。”话说完,高一年级组长刘老师就走了,留下眼前的这个男孩。他个子中等,皮肤白净,穿着浅黄色T恤、蓝色牛仔裤,给人一种干净的感觉。

“你叫林小志?”我问。

他看了我一眼,自嘲地说,“我的名声已经那么烂了吗?”

我解释:“昨天刘老师和我约定了时间,希望我和你聊聊。”

“她一定没说我什么好话,呵呵,无所谓了,反正我也没想成为什么好学生。”

“她挺关心你的,我们能坐下谈吗?”

“随便”,说完他环顾四周,找了一张正对着时钟的位置坐下。

“今天是你自愿来这儿的,还是……?”每当有学生被带过来,我都会问这个问题,我想评估他们的主动性。

“谁愿意来这儿!”

“你怎么理解这个地方和我的工作?”

“这儿是学校心理咨询室,你是心理老师,刚开学的时候,你不是给我们新生讲过一堂心理健康课嘛。”

我点了点头说:“谢谢你记得我。”

他耸了耸肩,我们陷入了沉默,他抬起头看了看钟表,“我们要聊多久?”

“你有什么想要和我说的吗?”

“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们的谈话陷入了僵局。

我再次打量眼前的这个男孩,对他说:“你的眼神让我感到你有些孤独。”为了打破这个僵局,我冒险说了这句话。平时,对于一个新的来访者,我更习惯于倾听,用我的耳朵收集信息,而不会凭空的猜测什么,因为我担心自己的先入为主成为咨询的障碍,更担心因为自己的一次误读,断送了我和来访者初步建立的信任关系。

事实证明这次冒险是对的,听了我的话,他咬了咬下嘴唇,“你想知道什么,问吧。”

“你觉得心理老师是做什么工作的?”

“刺探军情的呗,电影里都是这么演的,利用催眠术什么的,骗别人说出自己的秘密。”

我笑了,觉得咨询室里的气氛轻松了许多。“我是要骗你秘密的人吗?”

“你会把我们的谈话告诉别人吗?”

这是我等待的一个问题。“不会的,心理咨询是有保密原则的,未经你的允许,我不能把你的私人信息转告给别人,包括你的老师和父母,这是行业规范。当然,也有保密例外,如果你有自伤或者伤人的想法,我会将这样的情况告诉给你的监护人。”

“噢。”他把后背靠在椅子上,放松了许多。

“能谈谈你最近的情况吗?”

“她不是都告诉你了吗?”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我最近晚上跳墙出去上网被学校抓了,我爸妈都被叫到学校了,也许会挨处分。”我感到他是鼓起很大勇气才说出这句话,他的右手紧紧抓着衣角。

也许人的一生会做错事情,但是能够在另外一个人面前承认自己做的错事,的确是需要勇气的,这对于他也是一种创伤,此刻他的感受定然很复杂。

“事情是怎么发生?”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伤口再痛也是需要清理的。“上周四晚上熄灯后,我偷偷溜出宿舍上网,宿管老师查宿,发现我没在宿舍,连夜打电话给我爸妈,后来他们在星月网吧找到我,我爸爸气急败坏,想要打我一顿,我妈哭着阻拦。我的心当时揪着疼,后来他们把我送回宿舍,我一夜没睡,想了很多。可是我有些不明白,以前我也会偷偷上网,上课睡觉,被请家长,我没有什么感觉,而且每当他们说我的时候,我都觉得挺烦的。但这件事让我感到很内疚,我不知道我会牵累到他们……”

“他们指的是?”

“我爸妈,我一直觉得和他们有一种隔膜,我觉得他们根本不了解我,而且有时候我会觉得他们很无知,什么都不懂,但现在我觉得自己好渺小,根本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不能承担。”他的眼中噙着泪花,但努力不让眼泪落下。我知道冰山开始融化了,他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只是现在迷路了。

父亲的规则

林小志偷偷出去上网,在学校里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但是大多教过林小志的老师都认为他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如果能够好好教育,还是很有希望的,最后,学校给了林小志口头警告处分。我和林小志的咨询也在继续。

“今天你想谈些什么?”

“张老师,是不是只有乖乖听话的人,才是好人,才不会犯错误?”

“你怎么想问这个?”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林小志突然提出的问题,我把球踢回给他,想让他有更多联想,我也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他的想法。

“我爸爸就是这样的好人,可我一点也不喜欢他。他总让我感觉紧张兮兮的。”说到在这儿,他做了一个吞咽的动作。这个动作让我感到他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我明白孩子的心情,虽然这个年纪的孩子在父母面前会表现的叛逆,但是如果让他们在别人面前评价自己父母或者说一些父母的坏话也很困难,他们对父母还是依赖的。人之所以复杂,就在于人有丰富的情感,而情感永远不可能泾渭分明。

“老师,我做了错事,还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是不是很不好?”

“我觉得你是个善良的孩子,也许有时候人会在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做一些错事。”

“老师,网络游戏没有让我那么着迷,你信吗?”

我点了点头,今天他提出的问题让我感到他在试探我,他可能要说出一些东西,但怕我不能接受他说出的内容,怕我认为他是个坏孩子。我很高兴他这么重视我们的关系,同时我也提醒自己要开放、耐心,等待的时刻要到了。

他咬了咬下嘴唇,像是下了很大决心的样子:“老师,我一点也不喜欢我爸爸,而且我猜他同样也不喜欢我,你知道吗,他曾经当着我同学的面,把我的漫画书都撕了,那些漫画书都是我省下早饭钱,一本一本收集的。他撕书的时候,我心里难过得要命,呆在那儿一动也不能动。”说这些时,他的嘴唇在打颤。

我等了一会儿说:“你当时一定很难过也很委屈。”话刚一说完,他就流下了眼泪,等到他稍微平静一些,我又问道:“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这件事发生在我上初三的时候,我爸听别人说漫画里面的东西不健康。那天我正和同学在我屋里看漫画,他非常生气地闯进去,把漫画撕了,还说我不学好。我不明白,为什么他这么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而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这么武断,我在他眼里就这么坏吗?不仅这一件事儿,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我觉得他就是看我不顺眼。”

“在你眼里,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我感受到了长久以来小志心中淤积的情感,今天他能够说出来,对于这样的情感是一种释放。通常孩子在别人面前说过父母不好后,会有深深的内疚感。我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让他更全面地看待父亲,同时我也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为什么他会这样对待儿子。

“在外人眼里,我爸爸是个老好人,什么事情都替别人着想,宁肯自己吃亏,也不让别人不满意。他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总是一本正经的样子。有时候我觉得他有些可笑,我爸爸是家里的老大,现在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住,过年的时候姑姑姑父都会来,每年我爸爸都会在过年的前几天睡不着觉,反复考虑置办什么菜,什么时候去买菜。聚会那天我爸总是忙前忙后的,大家都吃晚饭了,他才能上桌。”

“父亲的这些行为让你感受到什么?”

“我觉得他很累,我不想像他那样,而且我觉得有些事情根本是不必要的。”

通过小志的描述,我感受到他父亲的焦虑。父亲内心深处一定是爱儿子的,因为他爱儿子,所以将儿子视为自己的一部分,因为他焦虑,所以他用要求自己的方式严格要求儿子,担心他犯错,就像担心自己犯错一样。

小志在咨询中提到,他不想像父亲一样,也就是他不想认同父亲这样为人处世的原则,这也许可以部分解释他毫无节制上网的现象:小志不想认同父亲那些琐碎而莫名其妙的规则,因此小志内在的超我形成的有些宽泛,允许和禁止的度都掌握不好。在咨询中,咨询师需要陪伴他理解父亲、理解自己,区分父亲的行为,认同可以认同的部分,形成自己的规则,当然这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历练才能完成。

母亲的期望

又一次咨询。

“现在还上网吗?”

“我说不上了,你相信吗?”

“我会相信!”我真诚地回答。

“张老师,如果我爸妈或者班主任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告诉他们我不上网了,我不想骗你,我还会去上网。”

我点了点头,多次的咨询让我和小志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我点头不语,因为我知道他还有话要说。“以前,我问过你是否相信我对网络游戏不是特别着迷。”我点点头,代表我记得。“那时候我整天上网,是因为我真的觉得很无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想像我爸爸那样,活得那么累,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现在我还会上网,但是只是偶尔的事情了,上网玩游戏是我的一个爱好,我不会沉迷,但是它不该是一件完全禁止的事情。”

他真的成长了,此刻我清楚地感觉到。因为他开始做独立的判断。

“现在和父母的关系怎样?”

“呵呵,我现在这么乖,他们应该是满意的。其实,现在上网的事情,我也不想故意隐瞒他们,只是……只是他们神经太脆弱,而且他们还不够信任我。”

我明白他的意思,现在家里面的孩子少,家长们对孩子的关注度太高,所以孩子这边的风吹草动在家长那里便是轩然大波。其实家长们需要的不是咬住孩子错处不放,而是处理好自己的焦虑,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样才更利于孩子成长。

“谁给你取的名字?”每个人的名字里都透露着一些秘密,“林小志,是个挺有趣的名字。”(文章为化名,但与来访者本名的意思相近)不知道当初起名字的人为什么把“小”和“志”放在一起。林小志给我的感觉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善良、无争,但内在有一种力量能够承担他想要承担的东西。

“我妈妈。”

“想过妈妈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吗?”

“没有,我的名字怎么了?”

“现在想想呢?”咨询与日常的交流终究是不一样的,咨询里我总是要问许多问题,而且对来访者反问的问题,不给予正面回答。这样做并非想刺探别人秘密的同时隐藏自己,而是由咨询师的位置决定的,我想在适当的时候澄清一些事情,不让我的观点阻碍来访者的自由联想。

“我觉得没什么呀,可能是我妈觉得我成不了大器,就给我取了小志的名字,呵呵。”这个笑带有调皮的意味。

“妈妈对你的要求多吗?”

“我妈对我挺好的,就是太爱说话了,要求嘛,她和一般家长差不多吧,不过我不太在意她说的话,我不怕她。”

“你害怕谁?”

“以前怕我爸爸,现在谁也不怕了。”

“你觉得父母对你的期望是什么?”

“我爸爸整天见到我就说我,其实我真的不知道他希望我长成什么样。如果我按着他的要求成长,我就变成木乃伊了。”

我觉得他的比喻非常有趣。木乃伊身上会被许多布条缠绕着,像一个人被许多话语缠绕着,但是如此的缠绕,将会是死亡的状态,没有灵魂,没有行动。

“你想成为?”

“我想做人啊,哈哈哈……”他又一次笑了,现在的他更像一个十五六的孩子,符合他的年龄。看着他,我的心放松了许多。

“妈妈呢,妈妈对你的期望是什么?”

“她当然希望我好好学习啦。其实,有时候我也挺郁闷的,以前我学习好的时候,每当亲朋好友聚会时,我妈妈都会特别兴奋地说我考了多好的成绩,夸我聪明。也许我小时候非常喜欢别人这样夸我吧,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觉得这样好烦呀,我不想成为大人的谈资,我也不想整天让她把我当作小孩儿。我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姑姑家的表哥背书,背了好多次都没有背出来,后来我背出来了,姑姑就特别生气,还打了表哥,表哥用恨恨的眼光看着我。看着表哥挨打,我一点也不得意,反而非常内疚。我是一个不喜欢争斗的人,我觉得你争我抢的日子很没劲儿。我学习还不错的时候,有同学问我学习方法。我说我没有什么学习方法,他瞟了我一眼走了,以后即使在路上碰到,他再也没有和我说过话。老师,你相信我吗?我真的没有隐瞒他什么,那时候对于学习,我没有特别的方法,只是上课听讲,觉得需要看哪部分再去翻翻书。”

我点了点头,他的谈话越来越自由,这代表着他对自己的理解不断加深。

“老师,有一点我很迷惑,我每次看到我妈妈因为我不好好学习难过的时候,我的心也非常的难受,尤其在我闯祸后,她依然对我那样的好,其实我很内疚。但是,老师我真的不愿意成为她的谈资,每当她在人群中夸我的时候,我都很难受。我非常困惑,我为什么要学习?”

在这个问题背后,我看到了他的成长,他在思考学习究竟是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是为别人而做的事情。他上网,不好好学习也许只是一个行动化的表现,他在用行动告诉母亲,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事情有自己的判断。

“你觉得呢?”

他沉默了很久,后来,终于轻轻地说:“老师,我想学习了。学习不是争强斗狠的工具,我也不想为了别人学习。”

“别人?”

“我妈妈。”

“你准备怎么处理眼前的事情?”

“如果不是被送来做咨询,我根本不会思考这些。”他调皮地眨了眨眼,“我准备回归林小志,我觉得我的名字挺有意思的,小志,一个人要有志向,我有我想要的东西,但我喜欢过自由的生活,所以是小小的志向。”

一个午后,我和刘老师一同经过操场,一个身影吸引了我——林小志,他和同学正在踢球,挥汗如雨。在那一场景中,他显得坚毅而清晰。他看见我,向我竖起大拇指,我点了点头,同样竖起大拇指。刘老师看到后问:“你用什么方法让这块顽石开化了?”“言说是解除症状的良方!”她困惑地看着我,我朝她笑了笑,她说:“好吧,无论如何只要学生好,我就很高兴。”看着刘老师远去的背影,我心里默念:“用言说打破行动化,这个案例成功了,其实,我也很高兴。”

文章来源:《教育家》2014年8月刊


网友评论:共有加载中...条评论

我要评论: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