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我们: 加微博      加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 [问题]吃饭的时间到了,女儿还在看电视,叫了三遍,她竟然还是无动于衷,嘴上答应了,眼睛却还一直盯着电视,忍不住走过去强行拉她起来,于是她开始大哭,我见了更加生气……
  • [回答]

    你好,这位家长,首先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希望您在心辰网有所收获。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相信每个家庭中都会遇到,只要孩子和家长的意见想法不一致,都会引发双方的情绪问题。

     

    其实,情绪在亲子关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父母若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并让亲子沟通更为顺畅。所以,想教育好孩子,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首先要调整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如生气、失望、厌烦等等。

    我们都知道冲动是魔鬼,很多家长会在被情绪控制的情况下做出伤害孩子的行为,事后会后悔。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做情绪的主人,下面介绍10种可以缓解自己情绪的方法,大家可以去尝试。

    方法1:做深呼吸。通过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让自己的情绪不再失控。很多和情绪有关的词儿都和“心”有联系。比如“愤怒”“忧愁”。最近有科学家发现,我们人体大概有四万个神经和大脑相通。当你调整呼吸的时候,它们会有助于我们情绪的管理。

    方法2:离开事件现场。一旦负面情绪开始释放,就会很难控制。所以当父母生气得快要吼出来时,马上告诫自己:赶快离开!不然“火”会把孩子烧着了。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冷静下来。

    方法3:积极暗示。在想要发火前马上暗示自己:我的情绪在顶楼,我得乘电梯下去,慢慢的,从一层一层下来……当情绪能够从最高层下降的时候,我们也就容易掌控情绪了。

    方法4:事先提醒。如果你实在想发火,可以先提出预警。比如,孩子老是把脏脚架到沙发扶手上,说了多遍了也不听,你可以事先预告:“我快要忍不住发火了,你能不能能赶快把脚放下来?”你也可以给孩子一个时间缓冲:“我数到十,如果到了十还不听我就采取行动了。一,二,三……”

    你还可以通过语言引导孩子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让孩子来解决,比如:“你今天实在让我生气了,我可能要发火了,你说我接下来怎么办?”或者“你有没有办法让我不生气,不发火呢?”这样,或许孩子的行为会有所收敛。

    方法5:向自己提问。问自己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生气?”“自己没本事解决问题,才会情绪化地拿孩子出气吗?”“我生气是否能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问题,我应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问自己,你的头脑可能很快会理智起来。有不少父母,刚吼到一半,就已经知道自己很过分了。

    方法6: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进行换位思考。假设我是他,他是我,受父母的责骂,承受父母的情绪,会怎么样?我这样对他是否会过分?我在孩子这个年龄,会不会也做错事?受到责骂,会不会很难受?这样多想想,就会理解当小孩子的难处了,也就不会轻易对孩子生气了。

    方法7:反思自己。当孩子出现某些不良行为,反思一下自己,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是孩子没有经验?还是我教育上有了失误?

    方法8:多看孩子的好。当孩子惹你生气的时候,多想想孩子平时的好表现,最大限度地去找孩子的优点。比如,孩子其实懂事,孩子平时蛮可爱的,等等。这样会让你的情绪平静下来。

    方法9:找其他宣泄管道。有时,对孩子有气,又不能发火,但长期积压在心里对身体也不好。那怎么办呢?那就为自己的情绪找别的发泄管道。比如,你在本子上悄悄记下:孩子如何让你生气,你如何辛苦等等,当然这些绝不能让孩子看到,等你情绪风暴过去了,再撕掉它。或者你找你亲近的信得过的人,诉诉养育孩子的难处,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宣泄不良情绪。

    方法10:把孩子当成朋友或同事。如果自己想要口不择地开始骂孩子,立即把孩子想象成你的同事或朋友:这对面站着的是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不能随意对他发火,否则的话他会不理我,不再跟我交朋友了,暗示自己一定要有耐心。这样做是尊重孩子平等的人格,问题是问题,不良行为是不良行为;孩子是孩子,还是一个需要尊重的人。因此,我们不赞同孩子的做法,可以对孩子的行为表示不高兴,但从语气上、态度上,特别是大发脾气、大骂人而表现出恶劣情绪是不可取的。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情绪管理是一条不简单的自我成长之路,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学会合理地疏导情绪,合理表达情绪。如果各位家长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发表评论分享给大家哦!


  • [问题]儿子,二年级,很贪玩。有时候作业量也不是很多,一般小朋友在七点左右都可以完成的,而他每天从放学后要做到八点半之后。他在做作业时,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边玩边做,磨磨蹭蹭,拖拖拉拉。
  • [回答]

    你好,这位家长,首先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希望您在心辰网有所收获。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活学习中的拖拉现象是很普遍的,很多家长会为这个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问题的存在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二年级的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暂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一般约为1520分钟。如果持续时间太长,大脑会疲劳,学习效率变低,加之作业量大,会感到做作业是漫长而痛苦的事。面对总也做不完的作业,孩子最后选择的结果就是拖拉。

    你的孩子如果是这方面的原因,那么建议你试试“化整为零”和“化数为量”的方法。

    化整为零,即把时间分割成三四段。比如估计要用1小时完成的作业,把时间分成三个“20分钟,每个“20分钟一结束,就休息510分钟。由于每次时间短,还有短期终极目标作为激励,做起作业来感觉有个盼头,就会在规定时间内思想高度集中地做作业。

    化数为量,即把要做的所有作业按数量划分成几部分。比如,有15道数学题,规定每做完5道就休息5分钟,然后再做下一个5道题。休息时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可以陪孩子说说话或玩一些游戏。开始实施时一定要有家长监督提醒,严格把握好休息与做作业的时间。

    其次,学习是一种能力,写作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是视知觉和动作协调配合的能力,所有的作业材料必须经过视觉来做文字处理,同时还要通过大脑传递给手,由手来完成作业。也就是说,作业是由眼睛和手共工同协调、配合的结果。如果孩子的视觉分辨能力、视觉广度、视觉记忆以及精细动作落后,那么,做作业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件困难的甚至是难以胜任的工作。再加上小孩子往往凭兴趣做事,学习的时候玩东西要比从事抄写或者反复计算轻松得多。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作业拖拉的毛病,最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能力的提高会带动孩子的学习成绩。

    你的孩子如果是这方面的原因,那么让孩子多做户外活动是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粘知了、捉蝈蝈、篮球投篮、打乒乓球、打靶等都可以锻炼视觉与手的协调能力;剪纸、仿绘、穿针线等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走迷宫、图形辨异等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能力。另外,跳绳、滑冰、蹦蹦床、走平衡木等活动可以培养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另外,有些孩子的动作慢是由本身的性格特点决定,或受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家庭成员也性子慢、生活散漫,做事拖拉,也会导致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出动作慢。有些是孩子思维运动较缓慢,做事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快不起来。

    你的孩子如果是这方面的原因,首先应正视它,不要用这一类的字眼来辱骂孩子。还有两条建议:

    家庭成员要起榜样作用,自己要一改以往做事慢腾腾的习惯,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索、动作快捷迅速的做事习惯,让穿行在日常生活之中。比如,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活时,比赛看谁先做完或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洗漱、穿衣、叠被等看谁先完成。久而久之,孩子的慢性子会有所改变。牵移到学习上,也就可以快起来。

    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制定训练计划,来促进孩子反应速度的提高以及思维的快捷性、敏捷性的提升。比如,每天出30道简单加减运算题写在纸上,用秒表计算时间,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算完,这是算;比赛抄写一长串数字,看谁先最快抄完,这是写;家长随意写下几组一排数字或字母,要求快速用笔划其中的连续相同的数字或字母。如:2565528895568775595922,用笔划出“55”,或找出一本书,比赛看谁找到一篇文章中高频出现的某个词,这是找;玩两个字的词语接龙,越快越好,这是说。这种算、写、找、说训练可以由家长设计,每天一练,每次练半个小时。在求质量的基础上求速度,越快越好。一定要坚持它一两个月,中途不能放弃。

    找到了原因,才能看到现象的本质,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 [问题]我儿子一年级了,一点也不喜欢看书,从来不去图书馆,很想让他养成阅读的习惯,但却不知道怎么办。请专家帮忙,非常感谢!
  • [回答]

    你好,这位家长,首先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希望您在心辰网有所收获。

    关于您提到的阅读问题,曾经有人做过研究,并且得出了这样的结果:没有父母为孩子朗读的阶段,孩子是很难爱上阅读的。因此,要让孩子爱上书,要让他知道精神的娱乐、情感的快乐来自书中,办法是你为他朗读。

    即使过了幼儿期,只要孩子还没有足够的阅读能力来独立阅读,就有必要陪孩子阅读。这是培养他独立阅读的前奏。因为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声调,丰富夸张的表情和手势,都会给孩子强烈的情绪感染,并从中享受着父母的情感和读书带来的乐趣。当孩子从读书中享受到乐趣时,他就会爱上阅读。

    但是我们为孩子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最终让孩子能够自己独立阅读,并养成阅读习惯。但当在孩子还不能胜任阅读工作时,成人要参与孩子的阅读,这就是亲子共读。在亲子共读中要调动各种感官,运用多种方法,包括游戏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书本上,并努力保持住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逐渐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一点点放手,帮助孩子从依赖从大人阅读逐渐过渡到他自己独立阅读。——亲子共读

    以下一些亲子阅读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只读半截

    给孩子讲图书中精彩的内容。并不把书中所有的内容都讲给孩子听,而是讲书中最吸引他的部分,或者选择有悬念的部分讲。当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时,故意嘎然而止。接下来的内容请孩子自己去看吧。这时,孩子一般会对家长讲的图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急着想拿起图书自己往下看了。

    条件交换

    案例分享:我儿子上一年级时,很喜欢我给他拿着书给读故事,但我也给他提了个条件:要他每天讲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作为交换,要求每人讲的时间同样多。于是每天晚上儿子讲10分钟的生活中的故事,等他讲完后,我讲10分钟的书上的故事。不管有没有讲完,到了10分钟我就停止阅读。留下没讲完的,他要么自己去看,要么等我第二天继续讲。后来,他认为10分钟太少了,要求增加时间。于是双方讲故事的时间增加到半小时。可是,要他讲半小时生活中的故事就难了,讲到后面没东西可讲了。大概知道了还是书上的故事多,于是,干脆也找他自己喜欢的书上的故事读给我听。就这样,逐渐把孩子引导到书籍上。

     

    根据孩子特征选择阅读方式

    案例分享:我的孩子好胜心强,于是我们一家玩起讲故事比赛。比赛前,事先让他选取书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为了比赛,他必须先会熟悉故事,复述故事。表演时,有时我们轮流站在讲台上(可以把椅子当讲台)手舞足蹈地讲,其他人当听众。如果故事长,允许孩子捧着书讲。为了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我们经常假装输给孩子,把故事家称号送给他。孩子戴了高帽子后,兴致更浓了,进一步刺激了他下次去找书阅读的愿望。

     

    寻找兴趣

    孩子对阅读的内容往往和自己的兴趣或活动有关。家长要随时留心孩子经常关心的话题,适时地给买这类他们感兴趣的书籍。比如,孩子对《三毛流浪记》的电视连续剧看得津津有味,那可以给他买回《三毛流浪记》的图书;孩子经常谈论体育明星,那么可以找这个明星的人物传记读给他听;孩子爱玩电脑,不妨问他,你现在用的操作平台是谁发明的知道吗,由此引出比尔?盖茨,并推荐关于他的书;孩子在学校学了高尔基的《海燕》课文,不妨推荐高尔基的《童年》等书。


  • [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老师反应在学校里很乖,可是家里却闹得很厉害,老师都不相信她在家里是这样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 [回答]

    你好,这位家长,首先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希望您在心辰网有所收获。

    根据您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您孩子目前的情况是出现了在家里和在外面表现不一致的现象。

    一般来说,孩子在家里和外面表现不一致可能是由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所造成。

    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的表现不一致,首先是因为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交往的人群也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伙伴,需要以自己的能力来处理各种事情。在这样的变化与适应过程中,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与在家里完全不同的行为和处事方法,因为儿童的行为表现是由环境与儿童共同决定的。孩子到了新的环境也会表现出与在熟悉的环境中所不同的行为和举止,这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情况,家长就引起重视。

    孩子上幼儿园后已经懂得简单的因果关系了,比如在家闹了,要什么东西、想干什么,只要坚持或发脾气就能得到。而在幼儿园,这样做就不行。反过来,在幼儿园听话,就能得到表扬、重视,这是一种精神的满足。所以,这种孩子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在两种环境中都能得到好处。 有时,家长的不正确态度,也会加剧这种行为。比如,对孩子的发脾气、哭闹行为能接受,而对好行为却视而不见,从而使孩子不明是非,随心所欲。

    给您一些个人建议,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真诚地与孩子沟通。

    家长可以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自然而然地和孩子聊聊在幼儿园的生活,问问孩子有没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和孩子一起分析形成现状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说话机会,调动孩子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家长在充分尊重孩子想法的同时,可以给孩子提出适当的建议,并与孩子一同在生活中实施这些想法。

    如果孩子是由于不知怎样与人交往,才表现出畏缩和胆小,那么家长要为孩子大胆交往创造条件。可以带孩子到朋友家做客,也可以邀请孩子的伙伴来家里玩,让孩子在真实的交往活动中学习交往的技能,体验交往带来的乐趣。

    如果孩子害怕在生人面前表现自己,家长和老师可利用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特长,多为孩子创造在集体中展示自我、为集体服务的机会,以让孩子获取自信心并得到同伴群体的认可。

    二、家长要做好榜样。“潜移默化”是家庭教育的特点。家长的交往方式和态度往往会影响孩子。家长自己在与人交往时要大大方方、不卑不亢。这些适宜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表现。

    三、家长要把对孩子的爱侧重在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上。

    如果孩子在家里缺少自己动手锻炼的机会,大人过多地包办代替,本该孩子自己掌握的本领却没有掌握好,致使孩子在幼儿园做起事来感到吃力。久而久之,孩子会逐渐缺乏自信,变得郁郁寡欢。

    四、要有耐心和信心。

    家长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要随时发现孩子每一点的进步,对于孩子的进步要及时鼓励,不要急于求成。家长要及时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向孩子传递“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信念。 

  • [问题]我想咨询一下,我的宝宝总是喜欢吃手怎么办?怎么说都没有用,求助!
  • [回答]

    你好,这位家长,首先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希望您在心辰网有所收获。

    对于您说的宝宝喜欢吃手的问题,不少家长有反应过这个现象。所以这并不是个例,家长可以放宽心。

    一般来说,宝宝爱吃手有以下的一些的原因:

    1、有些宝宝满周岁后,在想睡、无聊或寂寞时,就会开始想吃手。对宝宝而言,这时候吃手,是一种平稳自我情绪及获得满足的行为。

    2、奶嘴让他不满足。

    3、宝宝肚子饿。

    4、有不安、忧郁、寂寞或不满的情绪,没有安全感,希望通过吃手的行为来稳定自己的情绪。

    您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孩子具体的原因,然后可以在以下这些方面做些改善和调整。

    1、营造好的环境:一旦发现宝宝爱吃手指头,就要多关心宝宝身心的发展,努力营造可让他有安全感的环境。 

    2、用糖果及饼干代替:如果宝宝吃手已成习惯,可以用糖果或饼干取代,让宝宝逐渐戒掉这个习惯。 

    3、转移注意力:家长可以利用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方式,例如:陪宝宝玩玩具、画画等,这些都是可以让宝宝戒掉吃手的好方法。

    多给宝宝一些关爱与照顾,相信你的宝宝会很快忘了吃手的癖好。


在线提问

    

心理趣图摇一摇
心理游戏摇一摇